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的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下,6月10日至7月10期间国家图书馆联合包括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内的全国182家图书馆举办“年华易老,技 · 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我馆将推出线上系列推文,展映115个获评优秀的传承人记录项目的综述片。这些综述片立体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成长经历、技艺特点、代表作品、传承教学等内容,通过观赏影片,观众们不仅能领略到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和风采,还能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所焕发的魅力和风情。让我们一起致敬非遗传承人,牢记文化守护的责任感,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李济仁 · 传统医药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李济仁,1931年出生,男,汉族,安徽歙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逝世。“张一帖”自北宋名医张扩起,经张彦仁、张杲行医,代代相传,是新安医学家族传承链的典型代表之一。明嘉靖年间的张守仁医术高超,常一剂而起沉疴,民众称之为“张一帖”。从明朝嘉靖年间“张一帖”得名算起,代代为医,传承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1943年,李济仁拜深渡洪村名医汪润身为师,后随张根桂学习“张一帖”医术。他不断发展“张一帖”, 主张辨症与辨病相结合,并系统提出“痹痿统一论”的观点。他还主持编写了《新安名医考》《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济仁医录》等著作,并入选“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荣获国医大师等诸多称号。
李成杰 · 传统医药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传承人编号:03-1441
传承人姓名:李成杰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32.01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焦作市
项目名称: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项目类别:传统医药
李成杰,1932年出生,男,汉族,河南沁阳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逝世。“四大怀药”包括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在焦作种植已有3000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河南焦作的武陟、温县、沁阳、孟州、博爱等县市,因焦作古时称“覃怀”“怀州”,因此将这一地区种植的草药称为“怀药”。明清时期,怀药商人崛起,怀药贸易达到鼎盛时期,大大促进了怀药加工的规范化和怀药文化品牌的形成,使四大怀药成为河南首屈一指的地道药材。李成杰自幼随父种植与炮制四大怀药,经过近30年的研究实验,他利用作物相生相克的原理,解决山药、地黄的重茬连作问题,还成功地将太行山悬崖上的石菊移植驯化,取名“怀庆崖菊”。
雷雨霖 · 传统医药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传承人编号:04-1948
传承人姓名:雷雨霖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26.09.28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
项目名称:传统中医药文化(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
项目类别:传统医药
雷雨霖,1926年出生,男,汉族,河北三河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中医药文化(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逝世。鹤年堂创建于明嘉靖年间,是北京医药行业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鹤年堂数百年来一直坚持“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的理念,形成了以“调元气,养太和”为内涵的中医药养生文化。鹤年堂特别重视膏方的使用,其老配本中载有膏方上百种,主要用于滋补、预防、调理以及慢性病的治疗。雷雨霖14岁入鹤年堂做学徒,先后在刀房、斗房、丸药房学习中药丸散膏丹的制作技艺,并在前柜抓药,熟知鹤年堂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髓,完整掌握鹤年堂的制药工艺及行规习俗。他是鹤年堂最后一任“丸药头”。
桑杰· 传统医药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传承人编号:03-1459
传承人姓名:桑杰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3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藏医药(七十味珍珠丸赛太炮制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医药
桑杰,1943年出生,男,蒙古族,青海海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医药(七十味珍珠丸赛太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逝世。藏医药历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下积累起来的医药学经验。它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成书于公元8世纪下叶的吐蕃王朝时代,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旦贡布所著。七十味珍珠丸,藏文译音为“然纳桑培”,是藏药里最具代表性的名贵珍宝类藏成药。经过“黄金炮制法”加工而成的“赛太”入药的七十味珍珠丸,具有鲜明的包容性、显著的地域性和很强的民族性。桑杰7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蒙藏医学,对中医学、蒙医学、藏医学领域都有精深的造诣。
金霭英 · 传统医药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传承人编号:01-0216
传承人姓名:金霭英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40.08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名称: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项目类别:传统医药
金霭英,1940年出生,女,满族,北京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拥有精湛的传统技艺、深刻的经营理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大量专有品牌。长达181年的供御药历史,使同仁堂具有多数中药企业无可比拟的独特性。金霭英对同仁堂的传统制药技艺、药学典籍和质量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她从近200年供奉清宫用药历史的研究中发掘和整理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提出明确的定义。她收集了自1669年至1950年的同仁堂《配本》和《药目》等历史资料,整理完成传统配方,总结整理中药材特殊的炮制技术,编写《中药炮制方法》续补本,提出同仁堂传统配本的现实价值和保护同仁堂无形资产的方法,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浏览 47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