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下,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间国家图书馆联合包括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内的全国220余家各级各类图书馆开展联展联映的“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传承人记录成果特展”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我馆将推出线上系列推文,展映68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的综述片。特展中展映的68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影片,全部来自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中的代表性成果。其中包括2022年我国最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以及较少进入公众视野的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麦西热甫、中国活字印刷术等项目。
通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进入到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非遗保护工作日渐深入人心。今年恰逢《公约》通过20周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图书馆界,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让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共同欣赏非遗的多彩魅力,共同享有非遗保护的优秀成果,共同开创非遗保护工作更美好的未来。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鼓吹乐。乐队编制分敲击乐器与旋律乐器两大类,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至今使用着唐(公元618年至907年)、宋(公元960年至1279年)时期俗字谱的记写方式。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西安鼓乐—顾景昭
识别二维码观看综述片
- 浏览 29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