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 | “年华易老,技 • 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

1.jpg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的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下,6月10日至7月10期间国家图书馆联合包括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内的全国182家图书馆举办“年华易老,技 · 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我馆将推出线上系列推文,展映115个获评优秀的传承人记录项目的综述片。这些综述片立体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成长经历、技艺特点、代表作品、传承教学等内容,通过观赏影片,观众们不仅能领略到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和风采,还能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所焕发的魅力和风情。让我们一起致敬非遗传承人,牢记文化守护的责任感,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陈志雄 · 曲艺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2.png

2.2.jpg


传承人编号:04-1704
传承人姓名:陈志雄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37.10.02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瑞安市
项目名称:温州鼓词
项目类别:曲艺

陈志雄,1937年出生,男,浙江鹿城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旧时表演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1950年,陈志雄拜陈月波为师学习温州鼓词。从艺70年来,陈志雄继承并发扬了“陈派”清丽壮美的艺术风格,在打鼓、说表、唱腔上独树一帜,刻画了许多经典角色。代表作有《三打白骨精》《灵经》等。陈志雄不遗余力地开展温州鼓词的传承教学工作,培养出150多名学生,是温州鼓词“四大名师”之一。


梁秀江 · 曲艺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3.png


3.3.jpg

传承人编号:02-0771

传承人姓名:梁秀江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5.01.15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兴义市

项目名称:布依族八音坐唱

项目类别:曲艺


梁秀江,1955年出生,男,布依族,贵州兴义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布依族八音坐唱代表性传承人。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1949年以后,兴义市布依八音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被誉为“盘江奇葩”“声音的活化石”“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葫芦胡)、月琴、刺鼓(竹鼓)、箫筒、钗、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围圈轮递说唱。表演以第一人称的“跳入”唱叙故事,以第三人称的“跳出”解说故事。梁秀江1959年跟随父辈梁德超学习八音演奏技艺。1991年率队赴京演出,获中华民族文化博览会展示奖,曾参加省、市、州举办的各级演出,多次获奖。


方克多 · 曲艺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4.png


4.4.jpg


传承人编号:02-0723

传承人姓名:方克多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2.12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瑞安市

项目名称:温州鼓词

项目类别:曲艺



方克多,1942年出生,男,汉族,浙江平阳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旧时表演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方克多1955年跟随民间艺人苏方足学习温州鼓词,1960年应征入伍,1964年退役回乡组织平阳曲艺团,1980年调入平阳县文化馆分管曲艺工作直至退休。方克多曾获1982年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一等奖等荣誉,创立温州鼓词“方派艺术”,是温州鼓词“四大名师”之一。


雷恩久· 曲艺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5.png


5.5.jpg

传承人编号:03-1181
传承人姓名:雷恩久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6.10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南阳市
项目名称:三弦书(南阳三弦书)
项目类别:曲艺

雷恩久,1946年出生,男,汉族,河南南阳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弦书(南阳三弦书)代表性传承人。三弦书又称“三弦铰子书”,流传于晋东南、晋中、晋南三地的部分地区和河南南阳及其周边地区。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南阳三弦书全称“三弦铰子书”,其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大致可分为铰子腔、鼓子腔两大类。南阳三弦书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持弦人俗称“弦子架”,伴奏以外,还承担着和主演递二话、交流感情及接伴唱等任务。南阳三弦书有200多个传统曲目,《鞭打芦花》《张良辞朝》《凤仪亭》等都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雷恩久11岁入行,拜三弦书艺术家裴长义为师,所演曲目在中国曲艺节及省级赛事中多次获奖。2003年7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录制了他演出的三弦书《狮子楼》并向海内外播出。


沈少三 · 传统体育、游艺、杂技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传承人编号:04-1745

传承人姓名:沈少三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29.04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开封市

项目名称:撂石锁

项目类别:传统体育、游艺、杂技


沈少三,1929年出生,男,回族,北京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撂石锁代表性传承人。撂石锁,是武术功法运动的一种,也称为“石锁功”。据传,撂石锁产生于唐宋时期,元代以来为开封回族子弟所喜爱,他们习武必练石锁功。操练石锁花样变化无穷,大类可分为翻花、接花、组合套花。可双人组合演练,还可按照统一套路进行集体演练。沈少三1936年开始跟随其祖父沈芳、父亲沈友三学习撂石锁,他不仅掌握了撂石锁翻花、拳、肘、三手指接法等方面的技艺,而且还在传统的单个动作练法上创编了成套的连贯动作。1953年,沈少三参加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同年11月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表演。他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传授,学员达数百人。


7.png

活动开始时间: 
2022-06-15 18:30
活动结束时间: 
2022-06-15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