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下,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间国家图书馆联合包括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内的全国220余家各级各类图书馆开展联展联映的“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传承人记录成果特展”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我馆将推出线上系列推文,展映68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的综述片。特展中展映的68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影片,全部来自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中的代表性成果。其中包括2022年我国最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以及较少进入公众视野的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麦西热甫、中国活字印刷术等项目。
通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进入到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非遗保护工作日渐深入人心。今年恰逢《公约》通过20周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图书馆界,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让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共同欣赏非遗的多彩魅力,共同享有非遗保护的优秀成果,共同开创非遗保护工作更美好的未来。
我国北方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草原文化,其中最鲜艳的艺术之花,就是独具特色的长调民歌。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长调在蒙古族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婚礼、乔迁新居、婴儿降生、马驹标记以及其他蒙古游牧民族的社交活动和宗教节庆仪式上,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在摔跤、射箭和马术比赛的狂欢运动会“那达慕”大会上,长调更不会缺席。 长调是抒情歌曲,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亲密的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纯真和善良。蒙古族长调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悠长持续的流动性旋律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极为宽广的音域和即兴创作形式。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来自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这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已有记载。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地域的风格。在中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牧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在表演和当代音乐创作中,长调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蒙古族长调民歌—巴德玛 蒙古族长调民歌—额日格吉德玛 蒙古族长调民歌—扎格达苏荣
识别二维码观看综述片
识别二维码观看综述片
识别二维码观看综述片
- 浏览 547 次